“中國制造2025”戰略解讀
2016年07月14日,北京—— 近年來,中國經濟增速逐漸放緩,步入中高速增長新常態。從2010年至2014年,中國工業增加值的增速分別為12.6%、10.8%、7.9%、7.6%、7.0%。(如圖2)由于國內資源、環境、成本等多種要素的約束日益趨緊,傳統擴張式發展道路越走越窄,只關注產量規模,忽視質量品牌、缺乏技術創新的生產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產品的需求。

中國制造業規模位列世界第一,門類齊全、體系完整,在支撐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。但中國仍處于工業化進程中,制造業與先進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,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:制造業大而不強,自主創新能力弱,關鍵核心技術與高端裝備對外依存度高,以企業為主體的制造業創新體系不完善;產品檔次不高,缺乏世界知名品牌;資源能源利用效率低,環境污染問題較為突出;產業結構不合理,高端裝備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滯后;信息化水平不高,與工業化融合深度不夠;產業國際化程度不高,企業全球化經營能力不足。
在制造業重新成為全球經濟競爭制高點,中國經濟逐漸步入中高速增長新常態,中國制造業亟待突破大而不強舊格局的背景下,“中國制造2025”戰略應運而生。